2011年10月27日 星期四

巴特已死‧作者已死

芸芸近代西方哲學家中,羅蘭‧巴特可謂舉足輕重。他對神話學的研究曾令一眾因二戰造成生靈塗炭而對社會、人性感絕望的學者重拾希望。他的「作者已死」主張否定傳統的文學研究和評論,對後現代主義思想的發展影響甚深。誰不知喪親的悲慟竟將這位法國哲學家徹底摧毀……

  77年尾,巴特的母親因病逝世,翌日他開始以文字悼念母親,寫下數百篇札記。最近,台灣學者劉俐將當中的330篇整理,翻譯成書。他在序中提到,這本日記「不是羅蘭‧巴特為讀者寫的『作品』,而是在喪母的悲慟中,發自靈魂深處的悲歌」。由此可見,雖然巴特提倡「作者已死」,反對以作者的思想生平去解讀作品,亦否定日記的價值,但在此日記中,他推翻了自己。他所寫的一字一詞都隱含他對母親的思念。而最令人痛心的,是讀着大家會發現一位天才學者就此宣告死亡,即使他在人前強作釋然;喪親的慯痛令他失掉生存的意義,因而一度想辭去工作、放棄寫作,甚至自殺。

  就在寫完最後一篇日記後半年,巴特在一場車禍中身受重傷卻拒絕治療,終在一個月後與世長辭,享年64歲。這結局教人心情沉重,書中的一句:「如果我確定能與媽媽重逢,我可以立刻就死。」在腦海熒繞,久久未能釋懷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